第16章 武安侯怒斥叛军,杜渝疾中计抓鸡

书名:
先帝泣血托孤,你要我开门投降?
作者:
没由头的一只鸟
本章字数:
2002
更新时间:
2025-08-25 10:16:59

“容本侯猜测一二,单就是收拢城内百姓,恢复民心便足以让赵普心烦意乱!”

“更何况不少败军潜藏山野,劫道伏击!”

“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!”

“现在断定靖朝气数已尽,未免太过自信!”

杜渝疾紧抿嘴唇,眼中寒光一闪,缓缓道:“武安侯文治武功不愧威名!”

“可惜,平帝赵烨以德治天下,只授予你一禁军统帅之位,方致今朝局面!”

他顿了顿接着道:“不过,新皇久闻武安侯威名,愿以礼相待,共享盛世荣华!”

“此前剑斩使臣之事,既往不咎!”

赵歇冷笑一声,平静道:“乱臣贼子!”

“靖朝本以德治天下,万民安居乐业,四方夷族不敢觊觎。”

“尔等狼戾不仁,举兵谋反。

戕害仁君,屠戮百姓、致使烽烟四起、天下生民流离失所!”

“蛮夷借此内乱分裂疆土、掠我百姓!

中土王庭衰败此皆尔等之罪也。”

“此等行径,便是夺了靖朝江山,也是得国不正,终难长久!”

杜渝疾沉声道:“武安侯好锋利的牙齿,不知跟我二十三万兵锋相较,谁更胜一筹!”

眼见此人油盐不进,赵歇起身离开席位,故意激怒:“汴京守军虽不过两万,然城内军民一心!”

“城破之日,不会有一个人活着!”

“到时,留给赵普的也是一座死城!”

见赵歇即将离开营帐,杜渝疾急忙起身,咬牙切齿道:“武安侯且慢!”

“在下有一礼相赠!”

言罢,营帐外走来一个军卒,手里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。

赵歇闻言略感意外,本已经闹掰了还送什么礼?

“武安侯何不打开看看?”杜渝疾意味深长笑道。

李伯明担心其中内含机关,接过盒子后小心翼翼掀开木盖。

待到看清盒中之物,他双目陡然睁大。

“统领,是魏广明的头!”

赵歇闻言看去,只见盒中人面朝上,五官皆裹着银漆,正是逃了一命的先锋主将魏广明。

没想到此人没有死在沙场,反而被自己人枭首。

当即他心中一沉,面露惋惜。

对待自己人尚且如此狠辣,对待外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!

“既然武安侯如此有勇气,我也以此物立下决心!”

杜渝疾面色残忍:“日后攻城,只有战死城墙下的将军,没有逃跑的将军!”

“待到城破之日,汴京城内老幼一个不留!”

赵歇平静道: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!”

言罢,李伯明为他撩开帐帘,二人转身离开。

待赵歇离开,帐内杜渝疾再也忍不住,额上青筋条条绽开。

他越想越气,大叫一声将桌案掀翻,汤饭盆器滚落的到处都是。

“不识好歹,当真气煞我也!”

帐内侍从慌忙跪伏在地,颤抖求饶。

杜渝疾看了他们一眼,随即面色漠然。

“全部杀掉,一个不留!”

洪宣闻言面露残忍,擎剑在手,看向跪在地上手无寸铁的侍从。

下一刻,帐内血光四溅,哀嚎不止。

直到回营,杜渝疾仍旧面色阴郁,众将见此莫敢多言。

“都出去!”

待众人退下后,杜渝疾独自坐在帐中,一语不发。

今天的会面本以为能够以势压人,却反被赵歇将了一军。

他又想到会面时二人言语交锋,自己已经输了一场。

倘若真的用人命去堆砌战功,即便打下来他脸上也无光。

若能令城内军民离心,汴京城没有后勤支援,立刻就会瓦解。

可又该如何做呢?

他凝视帐顶,心中暗自思忖,却想不到一个能用的法子。

便在此时,营帐外传来巡逻士卒的脚步声。

只听一士卒道:“听说了吗,汴京城内百姓最怕被侮辱。

“要是硬打,人家反而不怕!

咱们白白搭进去,正好给人家成就名气!”

另一个声音道:“你怕了?”

“我怕什么,咱们这么多人,怎么都能打赢!”

“要是能赢得轻松些,说不定死的就不是我们了!”

“要我说啊……拉过来几个投降叛军,杀鸡儆猴!”

“让他们知道知道,跟我们作对的下场!”

“说不定,这么一吓唬,这帮人就怂了!”

“将军就在帐内,怎么不去向将军进言?”

“我也是听其他人说的,哪儿敢啊!”

“嗐,别瞎操心了……”

“也是……”

声音由近及远,直至再也听不见。

杜渝疾听到这里,眼中闪过一丝精芒,旋即脸上露出笑容。

杀鸡儆猴?

这么好的法子,自己怎么没想到?

汴京是一座孤城,只有将守军和百姓离间,方可不战而胜。

不过,重症当下猛药,如果不能一次性击溃城内百姓心理防线。

再次使用时,反倒效果不佳。

仅是几个投降的叛军恐怕还不够震慑,得让汴京百姓亲眼看到敢和他们作对的下场!

要让他们手抖、心凉!

想到这里,杜渝疾立刻起身,走出营帐传众将帐内议事。

片刻后,众将齐聚帐中,目光汇聚在他身上。

“将军,是不是要发起进攻了,末将愿为先锋,定夺先登之功!”

“末将可率一支三万人小队,从城北给守军压力!”

众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各种攻城方案,杜渝疾却只是冷眼看着沙盘。

“都闭嘴!”

“听令!”

众将面面相觑,恭敬列在帐前。

杜渝疾沉声道:“适才听到军卒议论,倒让我想到一个主意!”

“如今汴京城防坚固,且有赵歇亲自守城,军民一体,战力不容小觑。

加之守军刚挫败我军先锋,士气正盛。

若强行攻城,必遭顽强抵抗,损失惨重!”

“不过,汴京终究只是一座孤城……”

“倘若以血腥手段威胁,必能动摇其城内民心。

城内百姓见此,定不敢帮助城内守军,届时便可从内瓦解!”

“诸位意下如何?”

众将闻言面面相觑,一人站出来道:“将军,军中反对直接攻打言论甚广。”

“末将以为,此计甚妙!”

“不过,眼下并无抓到汴京城内守军,鸡从何处来?”

已经读完最后一章啦!

作者 没由头的一只鸟 还在努力码字中,记得回来哦~

90%的人强烈推荐

随身军火库,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

一睁眼,竟穿越到了大明,正值靖难之役。 身上没肉,屋里漏风,身前是断腿的恩人和他家嗷嗷待哺的孩子,身后是征兵的刀光与填不饱的肚皮。 幸好现代的一整个军火库都跟着他来了。 从手弩到大狙,从手枪到武装直升机,应有尽有。 手里有枪有炮,心里就不虚,用军弩悄没声放倒野物,用军棍敲断村霸腿骨,用AK扫倒一片来犯乱兵。 从深山打猎填肚子,到带着热武器硬撼乱世洪流,他不求安分守己,只信手里的家伙能护得住想护的人。 靖难烽烟起? 那就让这随身军火库,炸出个朗朗乾坤。
连载中,累计39万字 | 最近更新:第一百八十六章 世子请教

第一章穿越了

书名:
随身军火库,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
作者:
莉利娅
本章字数:
1943

“完了!我们一家子要全完了!”

“好不容易想到个办法,让江澈替你去参军……”

“可他……他怎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……饿死了……”

悲嘁的哭喊声在耳畔回荡。

江澈手指动了动,从混沌中被吵醒。

他睁开眼,昏黄的光线下是几根熏得漆黑的房梁。

刺骨的寒冷穿透身上薄薄的被褥,胃里的饥饿感更是让他一阵阵头晕眼花。

“我不是……死了吗?”

江澈喃喃自语。

他是兵团军火库的守卫兵。

就在刚刚,军火库被袭,他引爆整个军火库,和那帮杂碎同归于尽了。

这时。

一个怯生生的童音响起。

“呀!叔叔他……他醒了!”

江澈艰难地侧目望去。

床边一男一女俩小孩,女孩约莫十二三岁,男孩七八岁,皆面黄肌瘦,正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他。

听到小孩的话,在一旁抽泣的女人猛然回头!

她三十来岁,虽然肌瘦,但模样还算清丽。

看到江澈睁着眼睛,她先是一愣,随即脸上爆发狂喜。

“老天爷开眼了!江兄弟,你竟然醒了!”

她连忙转身对两个孩子说:“小芸,快,去把灶上温着的鸡汤端来!还有那个鸡蛋,也拿过来!”

“娘,鸡蛋……”

小女孩有些犹豫,那可是家里仅剩的、准备给爹爹补身体的宝贝。

“快去!你叔叔比什么都重要!”

女人催促道。

小女孩不敢再多问,拉着弟弟跑了出去。

女人回过身,一边帮江澈掖了掖被角,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:

“前两天你上山就一直没回来,我们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。”

“昨天当家的不放心,让我去你家看看,结果发现你倒在地上,身上都凉了,怎么叫都叫不醒,就炖了点野草药给你喝……”

“我们还以为……唉,谢天谢地,你总算是挺过来了。”

江澈的脑子依旧昏沉。

听了女人的话,目光越过她,看到房间的另一头也有一张床。

一个面色蜡黄的汉子正躺在上面,一条腿用木板和布条固定着,高高吊起。

这时。

一股陌生记忆涌入脑海,他惊了好久才反应过来。

“我这是……穿越了啊!”

“建文二年?那不就是公元1400年?”

随着记忆碎片拼接。

江澈得知当前所处的年份后,不由眉头一皱。

这不是大明靖难之役所处的时间么……

而这里,正是北平府下辖的小河村。

原主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,从小靠着乡亲们的接济勉强度日。

这身体瘦弱不堪,长期营养不良。

前几天学着村里猎户上山设陷阱,结果猎物没打到,反而被一头发疯的野猪伤了手臂。

虽然运气好捡回一条命,可天寒地冻,几天没找到食物,最终活活饿死在了自己那四面漏风的破茅屋里,才导致江澈魂穿过来。

眼前这个女人,是他的邻居曾琴,床上躺着的是其丈夫徐大牛……

“来,江兄弟,趁热喝点汤。”

曾琴的话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。

她接过女儿徐小芸端来的粗瓷碗,碗里是浑浊的汤水,上面飘着几点珍贵的油星,女儿小手里攥着的熟鸡蛋也被她拿了过来。

江澈挣扎着想坐起来,却发现浑身酸软,没有一丝力气。

曾琴见状,忙上前扶住他,柔声道:“慢点,你刚醒,身子还虚。”

她接过碗,用一把木勺舀起一勺汤,吹了吹,小心地送到江澈嘴边。

江澈没有客气,他现在急需补充能量。

温热的汤水滑入喉咙,虽然寡淡,却让他冻僵的四肢恢复了些许知觉。

他几口喝完汤,狼吞虎咽地吃下鸡蛋,感觉胃里的灼烧感总算缓解了一些。

“谢谢……谢谢嫂子,谢谢大牛哥。”

江澈喘了口气,声音沙哑地道谢。

这句感谢,既是替原主说的,也是为自己说的。

不管这对夫妇是出于什么目的救了自己,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,他记下了。

床上,徐大牛咧开嘴,露出一口黄牙,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:“客气啥,邻里邻居的,应该的,你能醒过来就好……”

曾琴和丈夫对视了一眼,眼神交汇,两人陷入沉默。

江澈吃喝完后望见这情形,猜到他们似乎有什么话要说。

于是道:“徐大哥救了我的命,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。”

闻言,夫妻俩皆是叹了口气。

徐大牛似下了什么决心似的,突然看向江澈。

“江兄弟,确实有件事……”

“大牛哥但说无妨。”

“我前阵子上山打猎,不小心摔断了腿,就算能养好也是个瘸子……唉!”

徐大牛说着重重地捶了一下床板。

江澈心中了然,这事儿原主记忆中是有的。

这时,徐大牛突然话锋一转。

“可……可我前些日子刚从王府那领了‘济军粮’啊!”

“朝廷和燕王殿下打仗,北平府这边到处都在征兵。”

“王府体恤咱们老百姓,说只要家里有壮丁愿意去投军,就能提前预支三个月的军粮。”

“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,小芸和小虎饿得直哭,我……我就去领了粮,画了押,答应了开春就去军中效力。”

“现在粮吃得差不多了,可我这条腿……这……这不成了欺骗王府么……?”

“到时候征兵的官爷上门,见我是个瘸子,交不出人去战场,恐怕我们全家都得下大狱!”

“我们都一把岁数了,可两个孩子还小……”

说到这里,徐大牛这个七尺汉子,竟然哽咽了起来。

江澈听对方把话说到这里,心里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意图了。

果然,徐大牛深吸一口气,目光灼灼地盯着江澈。

“江兄弟,我想……我想你替我去参军。”

“我知道这个请求很过分……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。”

“什么?”

饶是江澈有所准备,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震得不轻。